查看原文
其他

她是美国最伟大的犯罪大师,临终才承认自己是《卡罗尔》作者

2015-12-30 孙强 虹膜

文 | 孙强


帕特里夏·海史密斯(1921-1995)是著名的犯罪小说家。一生创作了二十部长篇小说和七部短篇合集,曾荣获欧·亨利短篇小说奖和埃德加·爱伦·坡奖,并被美国《时代周刊》评选为50位最伟大的犯罪小说作家之榜首。
帕特里夏·海史密斯

海史密斯的作品风格凌厉、情节暧昧、正邪模糊、结局惊艳,她的作品也多次被著名导演搬上银幕,获得了巨大的成功。最近的话题之作《卡罗尔》就改编自她的小说《盐的代价》(The Price of Salt )。让我们从1950年一直穿越至今,回顾一下由派特里夏小说所改编的十部电影。


《火车怪客》1950



海史密斯的处女作是《火车怪客》(Strangers on a Train),小说刚出版,大导演希区柯克就看中了,并主动与她联系买下了电影改编权(据说钱很少)。这部电影讲述两个在火车上坐对面的陌生人,彼此吸引谈心,无意中向对方说出了自己最想杀掉的人,又突发奇想的计划交替杀人。当然,事情发展得一团糟,一个人当真了,另一个人反悔了,结局令人玩味。



本片主演Farley Granger是双性恋者,隐藏多年,直到2007年与同性伴侣Robert Calhoun一起写的自传中「出柜」。而希区柯克也在影片里加入了隐秘的基情,安排男主角死在了Granger的怀里,遗言是「I like you。」《火车怪客》在当时颇受好评,也成了希区柯克的代表作。海史密斯由此声名鹊起,很多导演抢着预定她的下一部作品,由此开启了她漫长的电影之旅。


《怒海沉尸》1960



海史密斯的小说在欧洲比在美国更受欢迎。法国导演雷内·克莱芒首次将她最有名的作品《天才雷普利》搬上银幕。扮演男主角的是光芒四射的大帅哥阿兰·德龙。纵观各个版本的雷普利,阿兰·德龙是影迷心目中最佳的扮演者,他精致的面孔透露着邪恶的魅力,犯罪也是毫不含糊!



导演剔除了原著中基情的元素,使得雷普利变得更冷酷、更强悍。其中雷普利杀人后赤膊开游艇逃跑的场景,阿兰·德龙那太阳下晒得发亮的性感肌肤,成了闪烁银幕的经典画面。

雷内·克莱芒对犯罪心理的描写非常细致。其中有一场戏,雷普利在逃亡中躲在黑屋里,用渴望悲哀的眼神看着窗外一群孩子在外面快乐的玩耍,巧妙反衬出了雷普利的绝望。导演没有忠实于海史密斯的原著,雷普利最后被绳之以法。


《告诉他,我爱他》1977


此片根据海史密斯的小说《This Sweet Sickness》改编,法国导演克劳德·米勒(《真爱大逃亡》)执导。电影的主角大鼻子(德帕迪约)是一个凤凰男,疯狂迷恋着已婚的初恋情人。为了得到她的爱,大鼻子做出了一系列疯狂的举动,包括误杀了她有钱的老公。但这个初恋冷美人就如黑色电影里常见的drama queen一样,善变、无情。她冷漠的说大鼻子让她sickness,老公死了「我可以和任何人再婚,除了你!」。



与此同时,大鼻子还有个执着的追求者缪缪(miou-miou),她无意中发现了大鼻子的罪行,竟想以此胁迫他与其在一起。热情似火的缪缪却想用爱情去感化大鼻子,让他逃出痴缠的怪圈,不过她枉费心机。最后,绝望的大鼻子一把火毁灭了攒钱布置好的新屋和爱他的缪缪,带着他梦想中只有他的初恋冷美人才配得上的雪白婚纱,走向了不归路。这部有着辛辣对白和歇斯底里剧情的黑色电影,我认为是被遗忘的佳作。尤其是影片结尾构思巧妙,时光倒回,体现了克劳德·米勒的优雅匠心。
《美国朋友》1977



根据海史密斯的「雷普利系列」第二部《Ripley's Game》改编。维姆·文德斯导演,主演是「希特勒」布鲁斯·冈斯,和大坏蛋专业户丹尼斯·霍普,两个戏疯子在一起搭档,使得整部电影都带着些神经质。值得一提的是,维姆请来了好莱坞著名导演尼古拉斯·雷客串,为影片增色不少。德国导演维姆·文德斯不太擅长叙事,但对角色的塑造颇有功力。丹尼斯·霍普饰演的雷普利出人意料地感性和忧郁,让电影悬疑不足,文艺有余。
《天才雷普利》1999



这是第二次翻拍,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一部海史密斯作品。由已经去世的安东尼·明格拉导演。此次翻拍突出了雷普利的同性恋倾向,让他的犯罪有了心理学方面的原因。



影片阵容强大,都是名角,特别是裘德·洛扮演的富二代,风头盖过了饰演雷普利的马特·达蒙,他的扮相俊美异常、亦正亦邪,有阿兰·德龙的遗风,他也凭此获得了奥斯卡提名,一炮而红。



马特·达蒙饰演的雷普利敏感脆弱、乖戾阴翳,他的演技没有问题,可惜气质远不如阿兰·德龙,没有表现出雷普利应有的邪恶魅力。凯特·布兰切特也出演了一个配角,看来她和海史密斯的缘分很深。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原声音乐非常精彩,由Gabriel Yared创作。
《雷普利的游戏》2002

这是「雷普利系列」的第三部,这次翻拍的导演是颇具争议的莉莉安娜·卡瓦尼(《午夜守门人》)。著名演员约翰·马尔科维奇成了雷普利,他神经质的演出,似乎更适合雷普利中年时的状态。



影片平铺直叙、中规中矩,很特别的是马尔科维奇和他的「绝症」搭档杀人的一场戏,两人笨手笨脚、大摆乌龙,竟意外地呈现出了一种荒谬的喜剧感,似乎这一切真是一场game。如果《美国朋友》没怎么看明白,这一部是你很好的选择。
《雷普利先生归来》

2005



这是雷普利系列的第二部《Ripley Under Ground》。加拿大导演罗杰·斯波蒂伍德(《007之明日帝国》、《第六日》)终于借着雷普利的热潮把这本夹在中间的老二拍了出来,也是这个系列娱乐性最高的一部。当时的小鲜肉巴里·佩珀扮演雷普利。此片剧情流畅,情节刺激,就像罗杰的其他作品一样,可以当成娱乐片看。



顺便说一下,雷普利系列一共五本,剩下两本未改编成电影:《The Boy Who Followed Ripley》讲一个小鲜gay仰慕雷普利,成了雷普利的跟班,雷普利出于喜爱,也把他领上了犯罪道路,但最后小鲜gay却天资欠缺,被人干掉了。

最后一本《Ripley Under Water》,讲一对八卦记者夫妇挖到了雷普利几十年前杀害迪基的证据,想勒索雷普利,于是已经退隐的雷普利不得不再次杀人。当然,海史密斯是不会让恶魔雷普利伏法的!


《猫头鹰的哭泣》2009



本片根据《Cry of the Owl》改编。虽然是低成本小片,我个人却非常喜欢。海史密斯的这部作品也是围绕着病态的迷恋展开,和《This Sweet Sickness》有些类似。



男主角癖好偷窥,一个长期被他偷窥的女孩却竟然爱上了他!可惜两人另类的爱情自然不会善终,男主角的前妻又把黑手伸向了他们。影片大部分情节发生在晚上,使得这出戏始终笼罩在一种不祥的氛围下,而最后的结局也好像人性的黑洞,深不见底。导演Jamie Thraves的功力不俗,希望他以后有更好的片子问世。
《亡命地中海》2014



本片根据《The Two Faces of January》改编,曾引进中国,估计大家都已经看过了。导演霍辛·阿米尼其实是一位资深编剧,这也是他首执导筒。影片风格复古,致敬了美国黑色电影,但是缺乏惊喜,中规中矩。



结尾处街头追逐一段拍的很精彩,有欧洲70年代写实电影的风韵。这个故事的核心还是海史密斯始终关注的人性。在海史密斯的笔下,没有人是完璧无瑕的,每个人都被欲望所困扰、折磨,不得安宁,既得不到犯罪的快感,也得不到最后的解脱。这可能就是「雷普利」们值得读者同情的地方吧!


《卡罗尔》2015



根据《The Price of Salt 》改编,据说里面鲁尼·马拉的角色原形就是海史密斯本人。这本小说写的也是作者不为人知的拉拉经历,甚至出版的时候都不得不署假名。



导演Todd Haynes用同志的敏感细致,对蕾丝边情感的描绘驾轻就熟;主演布兰切特和鲁尼非常般配,爆发出不寻常的火花;此类题材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(如《男孩别哭》《女魔头》),所以这部电影已成今年各大奖项的宠儿、各类2015年top10的主角。相信此片最终一定会问鼎奥斯卡各大奖项,满载而归!



其实海史密斯·海史密斯的一生就好像一部黑色电影,美丽冷艳,神秘传奇,行踪不定,大隐于市。希望她的传记电影也早日出炉,让喜爱她的读者在银幕上领略她的魅力。



点击或输入以下关键词,查看过往精彩内容

今敏 | 法国新浪潮 | 浪漫爱情喜剧 | 1994年 | 绝命毒师 | 伍迪艾伦 | 2015最佳电影 | 政权暴行 | 金球奖提名 | 好莱坞 | 河正宇| 华语十佳 | 福尔摩斯 | 特工间谍片 | 青春片 | 小津安二郎 | 火星救援 | 郭敬明 |阳光灿烂的日子 | 奥丽芙·基特里奇| 徐浩峰

编辑:任小佳irisfilm@qq.com扫描二维码下载虹膜付费版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